编者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辛勤劳动是激发美好生活的本质力量,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基本底色。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创造价值、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努力诠释着劳动者精神,无论是奋斗一线的平凡人,还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凭借坚守,展示出千姿百态的劳动者模样;通过付出,活成照亮世界的一束光。“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红网传媒推出特别报道《每一份付出都是照亮世界的光》,致敬光荣的劳动者们。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张馨心长沙报道人物介绍:段宣初,医院集团湖南省区副总院长、长沙医院院长、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青光眼学组组长、医院眼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原青年委员、青光眼学组委员,现防盲学组委员,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湖南省及中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我16岁被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录取,毕医院眼科担任住院医师,28岁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31岁获评副主任医师,37岁晋升主任医师,至今已从医34年”。长沙医院院长段宣初回忆起自己的医学生涯,仍十分感慨:“选择学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成为一名眼科医生——为患者带去光明是我终身所追求的目标。”三十余年的专业经历,时间在奋斗者的脚步中转瞬即逝,对于青光眼专家段宣初来说,他的人生高光时刻并非一次又一次收获专业领域的荣誉称号,而是坚持职业理想,赢得一名又一名患者认可的瞬间。医学是一门科学,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如何更精确地掌握光与影?如何让冰冷的手术刀变得有温度?如何治疗病痛的同时抚慰人心?如何留得更多光明在人间?段宣初一直走在寻找答案的路上。问:您为什么会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有动摇过吗?段宣初:我高中毕业正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但病人求医的需求量又较大,当时我国需要一批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可以说一开始就是热血青年抱着职业理想入行的。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学医之路注定非常辛苦。相信很多医学生都感同身受,专业知识繁多,实际操作复杂,考试堪比打仗,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容不得半点松懈。医院后,也免不了碰到一些疑难杂症,长期白天坐诊,晚上回去查阅资料,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但正因为得来不易,更显弥足珍贵,所以我一直坚定从业的决心,不曾动摇。问:能否举例说说,您在从业这么多年当中有哪些比较难忘、让人感动的故事或者瞬间?段宣初:多年来接触了无数患者,难忘和感动的瞬间太多了,甚至细数不过来。每当术后拆开纱布,看到病人因重新看清这个世界而流露出来的兴奋和激动,那都是令我无比欣喜与感动的时刻。这不断激励着我继续前行,为更多患者带去光明。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我不变的初心。七八年前,一名出生仅一周的婴儿确诊先天性青光眼,这也是我从业生涯接诊过的年龄最小的患者,因为治疗及时,恢复非常不错。前段时间复查,已经读小学了。失明带给人的黑暗伴随一生,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而言个人理想、生活质量、家庭……都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而身为一名眼科医生,用我所学、尽我所能去挽救她的视力,我想这份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治愈疾病,更是给予了一个鲜活生命以希望。助人一臂之力,得以成人之美,是一个医生最大的成就感,也是最令我难忘、感动的瞬间。问:作为眼科医生,你认为当前最需要全社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