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5种感觉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而感知方面的发育来源于视觉的信息量有83%,远远超过其他感知器官的总和,良好的视觉信息传递在整体感知发育的统合训练中对其他感知器官也有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常的视力是智力和情感发育的重要基础,视力的损伤可能导致孩子智力发育障碍、生活能力丧失、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问题。由于视力的发育有较强的时限性,而大部分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早期视力损伤在外观上不会显现,患儿也不会表达,只能依赖一些特殊仪器检查才能发现,千万不能凭借家长自己的观察就忽略了儿童的眼部疾病筛查。如果发现较晚,错过矫治和康复的最佳时机,将严重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筛查非常必要。
年的中国出生缺陷报告中指出:“新生儿保健”是指从出生到产后7天的婴儿进行系统的检查、监护、保健指导等服务,包括新生儿访视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新生儿期主要进行眼睛发育状态的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出生缺陷、先天性、遗传性致盲眼病以及感染性、产伤性眼病等导致失明或可以避免失明的眼病。常见新生儿致盲性眼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出血、先天发育异常、新生儿眼炎等,若错过了最佳矫治时间,则可能造成视觉功能发育异常,形成视力残疾,严重的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如果不能早期发现,一旦扩散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专家建议,足月新生儿最好在出生7医院进行第一次的眼病筛查,如果错过这个时间,也尽量在出生42天以内进行检查。早产儿在矫正胎龄32周或生后4~6周进行第一次眼病筛查。
父母在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粗略评估宝宝的眼部情况:
⑴首先观察宝宝眼睛的外形,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如小眼球、无眼球,两眼大小是否一致、两眼位置是否对称、眼球转动是否灵活、两瞳孔大小是否相同、眼球黑白是否分明、是否有眼红、眼屎、流泪等。
如果宝宝瞳孔区呈白色,或者如猫眼一样有黄色反光,则需马上去看医生,排除是否有先天性白内障或视网膜母细胞瘤。
一般刚出生的宝宝即使哭也几乎没有眼泪,如果宝宝在安静状态下出现流泪,同时有眼屎,那就要考虑是否有新生儿鼻泪管阻塞和泪囊炎。
如果新生儿有严重的怕光、流泪等症状,且观察宝宝眼球比别的同月龄宝宝的眼球大,黑眼珠颜色不清澈透亮,瞳孔散大,则要高度警惕是否为先天性青光眼。
⑵父母拿红球在宝宝正前方33cm处缓慢移动,宝宝出现短暂寻找或追随注视红球的表现,则说明宝宝拥有良好的追踪能力。
⑶观察宝宝在强光照射时是否有闭眼睛、皱眉的反应。新生儿一出生就有光感,对光线有反应,喜欢东张西望看鲜艳动感的东西,但是,此时宝宝眼睛发育并未完全,其视力仅为光感或眼前手动。当父母用手电光照射宝宝,如果宝宝出现眨眼、皱眉等反应,说明宝宝眼睛对光的敏感度是好的。但是要注意检查的灯光千万不能太强,照射时间不要太久。
(作者系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视听中心主治医师)
欢迎加入母婴信使—公益短信服务“母婴信使”是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强生公司联手开展的公益短信项目,旨在提高孕产妇、0-1岁婴儿家庭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科学育儿水平。该项目服务特点:
权威专家编写信息、个人隐私保护、免费接收信息、自愿加入与退出。
主动订阅方法
发送M阳历预产期
或B阳历宝宝生日
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