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头疼都可能是青光眼作祟

青光眼和白内障,哪个更可怕?估计多数人都会认为是白内障,可是眼科专家用这样一个比喻解答了这个问题:白内障好比灯泡,坏了还能再换;而青光眼的损伤是神经的损伤,神经好比是特殊的电线,断了就是断了,再也接不上了。也就是说,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神经损伤性疾病,是不可逆的,比白内障更可怕。一旦患病并发生视神经损伤,任何治疗方法都不能使病情逆转。3月6日到12日是第九个世界青光眼周,医院青光眼科主任医师赵军梅和大家说说有关青光眼的那些事儿。

  病例1 水汪大眼竟是先天性青光眼

  小可(化名)3月份刚满一岁,做完手术眼睛上还蒙着纱布的她很乖巧地在病床上躺着。在床边照料她的妈妈周女士说:“宝宝刚出生时眼睛特别漂亮,又黑亮,我老公还开玩笑说自带美瞳。”

  这双大眼睛常常泪眼蒙眬,那梨花带雨的样子可爱极了。可是随着小可慢慢长大,父母却发现她越来越畏光,甚至于一到室外就双目紧闭、大哭不止。意识到了医院做了全面诊察后,才发现小可患有婴幼儿型青光眼。“之前一直都以为是性格原因。”小可的妈妈提到,“小可平时比一般的孩子爱流眼泪,不喜欢到室外玩耍,本以为是她比较内向,也没多去注意,怎么也想不到竟是青光眼。”

  专家提醒:眼睛过分黑亮要注意

  “婴幼儿型青光眼是一种先天性的眼疾,由于胚胎时期的发育障碍,使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了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及整个眼球不断增大,也称‘水眼’。与真正的大眼睛相比,这种水眼会表现出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等现象。”赵军梅说,由于这种类型的青光眼从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发病很隐蔽,而且对视神经的损害又相当严重,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尽早手术,并配合药物辅助,以确保眼压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

  病例2 把青光眼当近视治初三女生耽误治疗险失明

  从初一开始,豆豆的视力明显下降,妈妈就忙着给她配眼镜,带着她前往各种各样的近视治疗机构,只要广告上说哪种方法和仪器治疗效果好就用哪种。

  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豆豆的近视度数不停增加,从初一到初三足足换了6副眼镜。这学期刚开始,豆豆又说看不清黑板,一验光发现已经是多度的近视了。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豆豆的眼压很高,造成视神经受损,双眼只剩下管状视野,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表示,如果再不及时控制,豆豆极有可能失明。

  专家提醒:近视每年加深度就该做排查

  “少年儿童型青光眼经常会被误诊或漏诊。90%以上小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诊断为青光眼。”赵军梅说,如今,青光眼低龄化趋势明显,几乎每个月都能接诊到这样的小患者。赵军梅特别提醒,对于近视加深较快,如每年加深度以上、易有眼疲劳表现、验光视力不提高者,应该做眼科的系统检查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赵军梅表示,青光眼与不良用眼习惯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等青光眼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熬夜打电脑、玩手机,或是关灯以后用手机玩游戏、看视频,这些都会加快近视的程度,甚至导致青光眼。

  病例3 头痛恶心原来是青光眼作祟

  “最近一直头痛、头晕,还老觉得恶心,时不时有呕吐,刚开始以为是脑袋出了问题,就去看了神经科,可CT显示正常,又去看了内科,各项检查都做了,也没查出个道道来。”回忆起连日来的就诊经历,朱女士有些后怕:“幸亏有大夫建议去看眼科,要不这眼睛可能就要失明了。”

  原来,在神经科、内科都没看出“毛病”的朱女士在一名大夫的建议下,医院就诊。经眼压、眼底、视野等检查后,就被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专家提醒:青光眼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赵军梅介绍,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青光眼分为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等几种。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几种。而这几种类型的青光眼大部分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有些直至突然失明了才知道原来是患了青光眼。即便是像上面提到的有头痛、眼痛等症状的患者,多数也不会注意是因为眼睛的问题而导致的,而会以为是因为头痛而引发的眼睛不适。

  关于青光眼的三大误区赵军梅指出,青光眼无法彻底治愈,但九成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公众对青光眼存在三大认识误区,造成无法及早预防、正确干预。

  误区一:眼压正常就没风险

  众所周知,眼压高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95%的中国人正常眼压数值范围为8—20毫米汞柱。有些人觉得眼压没超过21毫米汞柱,就可高枕无忧。“这是错误的。眼压不是唯一诊断标准。我们见过很多病人,有的眼压数值只有10毫米汞柱,眼底已出现病变,有的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但眼底正常。”赵军梅指出,如今眼科学界提倡“个体化眼压”概念,由于每个人的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能力不同,发生青光眼的风险也不同,因此要以适合个人情况的眼压值作为预警“高压线”。

  其实,影响眼压的因素有很多。早上和晚上的眼压不同,坐卧姿态不同,眼压也不同。在测量眼压上,也存在着人为和机器误差。“最理想的情况是像做24小时心电图那样,对眼压进行连续测量,才能得到准确数值。”

  误区二:青光眼都必须手术治疗

  “青光眼治疗的原则是降低眼压、保存视力。目前,比较有效的控制眼压的方法有3种,即药物治疗法、激光治疗法、手术治疗法。一般情况下,青光眼早期使用药物治疗法或激光治疗法;如果这两种方法无法将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赵军梅表示,青光眼患者一旦确诊有可能终生都要用药控制自己的眼压,必要时还需再做手术或者多次手术来控制,只有眼压控制好了,才能尽量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误区三:通过手术可以治愈

  “很大部分患者一听到即使手术也不能提升视力,干脆就不想做手术了。”赵军梅说。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即使通过手术,也只能是保护原有的视力,而不能把患者的视力恢复,所以很多患者都不以为然。但当视野越来越小,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即使做手术也挽救不了视力。

赵军梅主任提醒患者,一旦确诊患了青光眼,就医院进行复诊,一定要多次复诊,好在病情变化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没到复诊时间,自己感觉病情有变化如眼痛医院。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vlm.com/jbzd/111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