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科长范得痔之郑老伯遇仙记一

医院杨秉辉教授撰写的《财务科长范得“痔”》以故事为线索,揭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奇闻趣事。今天,为大家推荐这篇《郑老伯遇仙记》,故事有点长,会分两次连载哟~

大千世界之中,善良与邪恶共存,机遇与风险同在。人生活在其中要趋利避害,全赖对外界的感知,初步的凭自身的感受,复杂的,需将这些感知在大脑中分析判断作出选择。譬如走路,前面是宽阔大道还是泥泞小路望而知之,欲去某地走大路方便但费时、走小径费事但快捷,就要由大脑作出选择了。但大脑作出判断的依据则是感知的信息。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器官是眼、耳、鼻、舌、身。眼则居其首,眼之于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有郑姓某君,江苏兴化人氏,年龄60开外,祖上世代务农,据说与板桥郑夔先生本是同宗。兴化地方属苏中地区富裕之地,衣食尚能丰足,又兼着板桥先生的文气,故郑性子孙还都读点书。郑君也读到小学毕业,初中读了一年便缀学在家。务农入之外还帮着生产大队记记帐目,加之为人忠厚、工作勤快,一年,有机会进了村里供销社当了个营业员。当个营业员就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在农村里也算是个好差事了,何况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的营业员多少还有点近水楼台的好处,这是题外之话了。

几十年过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农村也逐步城镇化了,供销社变成了百货公司,只是岁月不饶人,郑君已经五十大几,偏是现在又主张干部年轻化,郑君虽说是个老职工,有些老经验,但终未能当上个门店经理之类的职务。上面派下来个小经理,对于百货经营根本外行,还是个外地人,不过据说读过商业学校,又有人说他是商业局某人的小舅子等等。关键是这位小经理不大懂得尊重老同志,初来乍到便指手划脚,老郑心中不悦。

又过了两年郑君退休,工资打了点折扣还少了奖金,虽说养老金也够生活,连老伴作为失地农民也都有了个生活保障。两个子女都早已婚嫁,各有小家庭,不来“啃老”就算很好了。不过这年头钱总是多点好啊。对此,老郑心中不悦。

郑君原本有烟酒之好,好在在商业部门工作,弄到点便宜货也不算难事。退休下来就不那么方便了,对此,老郑心中也不悦。当然烟还是要抽的,酒也是要喝的,而且退休下来抽得更多了、喝得更多了,花钱买就是了。老伴听人说抽烟喝酒对人身体不好,但那里劝得住。

渐渐地老郑觉得头脑常常有些发胀,只道是有点高血压的关系,于是配了治高血压的药吃,并无效果。渐渐地又觉得眼花,尤其是晚上看那电灯泡,不但觉得昏暗而且有好象还有个光环绕着,问别人都说没有这回事,换个电灯泡依然如此,自忖大约眼睛出了毛病。

医院眼科一查,说是“青光眼”,老郑对于此病闻所未闻。老郑心想这“青光眼”必是眼露青光之故,“青光”不比金光、红光,应是不详之兆,心中吃惊不小。请教如何治疗,医院开刀。老郑更是吃惊,这眼睛区区弹丸之地,如何能够“开刀”?问可以吃药治疗否?答曰无药可治,有一种利小便的药只可以救救急。老郑一听更是如坠五里雾中,心想:眼睛不好,利小便,驴头不对马嘴。心中对这医生颇为不敬,也不再问,回家喝了一阵闷酒。夜里还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道青光打了过来,顿时两眼流血,惊醒过来。

自此青光眼一事成了老郑的一块心病,当然,也常觉得眼睛发胀(这回注意到了实在不是头胀),视力也大不如前,于是下决心要治疗。

听人说眼睛做手术不简单,医院去做才放心。儿子有个老战友,部队复原后在沿海某大城市工作。儿子托其打听,回说医院,只是专家号不大好弄,不过花点钱找“黄牛”,也能解决。在儿子拜托之下,老战友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老郑夫妇于是下决心前往该地治病。儿子事忙,老郑觉得自已好腿好脚,无需儿子相帮,便与老伴两人择日出发了。

如今交通发达,夫妇二人到了该地找到这儿子的老战友,到也不太费大事。带了些花生、黄豆之类的土产、还有一块自家腌制的咸猪头肉,送了战友,大家高兴。老战友已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让老郑夫妇住下,当晚便在该战友家用了晚餐,讨论了次日看病之事便去了小旅馆休息。

次日战友夫妻要去上班,托了隔壁邻居叫小二子的、陪医院看专家门诊。小二子三十岁光景,职业不详,剃了个平顶头,穿一件夹克衫,人很精明能干的样子,陪了医院,医院挂号大厅里人头拥挤,比乡下庙会的人不知多了多少。小二子找了个地方让老郑坐下稍等,自己便跄了出去,不大一会儿回来了,带了一个穿黑衣服、短头发、约莫40来岁的妇女,悄悄地对老郑说:

“给你号,块钱”。

老郑以为是挂号费,便掏出元给了黑衣妇女,黑衣妇女给了老郑一张预约券,便不见了踪影。老郑只好问小二子到那里去看专家?小二子说:

“拿这张纸头到那边窗口排队挂号,挂好号后到4楼去看专家,这是最好的专家,病人很多,要等得一息的。我有事先走了,看好后你们自已回去吧”。说完也就走了。

这小二子非亲非故,说好送了来,并帮助挂上专家号,也不能叫人家一直陪着,只好看着他走了。小二子一走,留下了老郑夫妇,二人人地生疏,心中暗自吃紧。不过老郑到底在商业部门工作多年,定了定神,顿悟刚才那黑衣妇女就是“黄牛”了。也罢,花点钱看上病就算了。

于是老郑依言挂号,4楼候诊。等了两个多钟头,轮到老郑看病了,专家五十大几,两鬓已经斑白,态度甚是和善,让老郑觉得来得值。专家看后对老郑说是“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可以点点眼药水,吃点药,但最好是做手术。老郑对做手术,来时是多少有了点思想准备,便道:“好的、好的”。于是专家开了住院单,叫老郑拿到“住院处”去登记。老郑满心喜欢,心想不虚此行。

老郑夫妇找到“住院处”,交上登记单,填了一张姓名、地址、身份证号之类的表格,便问病房在哪里?怎么走法?孰料那里面的一个小姑娘冷冷地说:

“登记住院,留下电话,有床通知你”。

老郑眼睛不好,耳朵还是好的,这三句话是听到的,但是并不能理解,便问道:

“请问什么叫有床通知?”?

小姑娘似乎觉得是碰着外星人了,便一脸不情愿地说:

“现在没有病床,等有病床通知你”。

老郑是做商业丁作的,这下子理解了:等于说病床缺货,等到货了通知。

随口便问:“请问什么时间有病床?”

小姑娘头也没抬,只说了3个字“不知道”。

老郑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满心希望落空。

小姑娘这回主动说话了:

“到对面窗口交一万块押金”。

并递出一张收费单。老郑一看,单子上写的是:住院预交费00元。老郑的感觉是刚被泼了一盆冷水,现在又被打了一闷棍。定了定神问道:

“能不能先少缴点?我们不会欠你们钱的。”

小姑娘不响,大约是觉得没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了。排在后面登记住院的人到响了:

“拎不清,多退少补哎”。

再后面的一位也发话了:

“先去考虑,考虑吧,别人还要登记呐”。

老郑只好让出窗口的位置,让后面的人先登记,自已便拉了老伴到墙角边人稍微少点的地方考虑,考虑了。

说到钱,出来看病,自然是带了钱出来的,多少呢?刚好一万,不过夫妻两留了个心:听说大城市里扒手励害,在你身边走过,你口袋里的钱就没了。所以二人商量将这一万块钱留六千在旅馆里,放在什么地方?不告诉你。另四千带了出来,夫妻二人各在内衣口袋里放二千,以防万一遇到扒手不致全军覆没。

此时二人考虑的是:是不是到旅馆里将那六千块钱取了来一并交了这预缴费。但缴了钱,要命的是不知医院,要是再等个十天、半个月,开销不少,这生活将无着落,如何是好,这是来前无论如何没想到的事。

(未完待续)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vlm.com/qgyfl/204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