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医院眼科的孙兴怀教授和徐建江教授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利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评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体内巩膜静脉窦(SC)的变化。
该项研究共纳入40例行小梁切除术后的PACG患者40眼。所有受试者接受SD-OCT。在小梁切除术前和术后1月内,检查和测量SC的直径和面积。使用自适应补偿算法对所有SD-OCT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对比度和图像质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SC平均直径和面积的变化百分比。
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者的平均年龄为60.5±14.6岁。自适应补偿算法明显增加了SC的百分比,从所观察受试对象的52.5%(21/40)增至75.0%(30/40),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具有可重复性。与基线值相比,随访的检查中SC的直径和面积显著增加(SC直径:34.2±6.2μmvs.28.4±6.1μm;SC面积:±μm2vs.±μm2;所有P0.)。经多因素分析显示,与SC变化相关的唯一变量是IOP变化百分比(SC直径,P=0.;SC面积,P<0.)。此外,SC面积变化量的大小也与基线状态下距巩膜突μm处的房角开放距离有关。
研究证实,PACG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观察到SC扩张。SC扩张程度与IOP下降程度有关。
若您对本篇文献感兴趣,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全文:
1、手机下载,直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