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全世界范围内白内障是致盲的最常见病因,但它也是可复明的盲。世界上有万人是由于白内障而致盲,还有1亿人患有白内障而接近盲,在亚洲和非洲国家,白内障占盲人一半以上,在我国白内障也是引起失明的最主要的眼病。
白内障是眼睛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为不透明,阻碍了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大大降低了视力,以后逐渐加重,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5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60%,7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发病率达80%以上。目前在我国致盲疾病中占首位。白内障有很多病因,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其他还有先天性,外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年龄老化、紫外线长期过度照射、遗传因素等有关。
在我国调查证实,高原地区以及阳光辐射较强的地区,如新疆、西藏地区白内障的发病率相对更高。因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收到紫外线的照射,紫外线可影响晶状体的氧化——还原代谢过程,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混浊,而形成白内障。
白内障分四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初发期在晶体的皮质层开始出现灰白色混浊,呈条状和楔状,早期不影响视力或很少影响视力。
■
膨胀期即未成熟期,此时晶体的混浊不断加快发展,同时各混浊区相互融合,视力逐渐下降,次期白内障皮质吸收水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使前房变浅,故称膨胀期。此时如视力降至0.5以下时,可考虑白内障手术。
■
成熟期晶体完全混浊,外观呈乳白色,通过瞳孔中央即可发现。此期视力降至光感或手动,应及时手术,不能再拖延。
■
过熟期混浊的皮质分解液化成乳糜状,核心色黄而硬且下沉,液化皮质可漏入前房引起严重并发症,晶体皮质过敏性葡萄膜炎、眼内炎,或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晶体脱位等,致使完全失明,失去复明的机会,还可能导致眼球萎缩,或绝对期青光眼,长期眼痛难以忍受,而不得不将眼球摘出。
■
白内障的诊治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好方法,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治愈白内障,药物最多只能够延缓一下白内障的发展而已。
从前白内障要发展到成熟期才能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手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应用,可以在没有成熟的阶段就进行手术恢复视力。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当视力下降到0.5以下时就可以施行白内障手术。现在的白内障手术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精细操作的,同时联合植入人工晶体,已达到最好的视力恢复效果。这一手术已经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采用超声乳化仪器,通过3毫米小切口,把混浊的白内障乳化后吸出,保留晶体的后囊,以便植入人工晶体。由于切口小,愈合快,产生角膜散光少,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就可以获得满意的视力。只要住院2天,今天来后天手术,后天就出院。
随着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的最大年龄医学上并没有统一的限定。有的病人家属认为90岁以上老人动手术危险大,不能做手术。其实不然,有些高龄老人身体素质好,血压正常,心脏情况稳定,因此多能承受手术。
全身情况要求:糖尿病、高血压等白内障病人,如果血糖不超过8mmol/L,血压不高于/90mmHg,全身无严重器质性脏器疾病患者,可以手术,必要时术中术后可做监护,以保安全。
有的患者害怕手术,白内障已经成熟了还不肯手术,这是很危险的。因此,李茅医师提醒大家,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手术治疗。
医师简介李茅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青年医师新锐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李茅,男,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复旦大医院任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工作近10年。年到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BASCOMPALMER眼科研究所(连续13年全美排名第一)、医院完成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工作。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表SCI和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往期科普文章1.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医疗专家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胡良皞——春节饮食与消化道健康
2.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医疗专家中医学副主任医师候霄雷——当“美丽”遇上“流年”